纪念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文章 >> 详细内容
建所甲子年怀旧
发布时间:2013/11/4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周年庆 浏览:453次

建所甲子年怀旧

 史德明

 

自我所建立以来,6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在所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我在这里度过了59年的漫长日子,从一个乌发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进所后,听先辈们说,土壤所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国家队司令台。作为土壤所的一份子,觉得很荣幸,责任重大,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工作,为所争光,为国家做贡献。退休20年来,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过着幸福的日子,这与我所的成就和命运密切相关。

有志水保

大学期间,读到陈恩凤教授著作的《中国水土保持概论》一书,对水土保持初步有了认识。上世纪50年代初,为了兴建三门峡水库,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成为国家的重点任务。在报刊上看到黄秉维、马溶之、熊毅、朱显谟、席承藩等专家的文章,都强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有文章介绍,在西汉以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轻微,河流以清水为主,但自西汉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黄土高原农垦面积不断扩展,水土流失随之加剧,流失泥沙逐渐染黄了一条河——黄河,流失泥沙也染黄了一个海——黄海。

大学毕业时,进一步认识到西北地区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立志要为水土保持出力,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作贡献。在工作分配志愿书上,填写了自己的崇高愿望。

土壤所

第一次“缘”1954年大学毕业后, 我班有六位同学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参加毕业分配学习时,按原分配计划,我被分配在水土保持研究所,而有一位女生分配在土壤研究所。后因照顾个人关系,将女生与我对調。這是我笫一次有踏进了土壤研究所的大门。                                                

1954年来所报到时,由于天仁先生接待,他笑容满面地对我说:”知道你有志趣要搞水土保持,我所刚接受一项任务,你可以参加由朱显谟先生领导的土壤侵蚀调查。一周后,在朱先生带领下,张同亮、李锦、牟润生和我一行五人,经北京转太原至山西柳林镇,直达黄河边,坐上羊皮筏子横渡波涛汹涌的黄河,到达陕西吴堡,再转至绥德县韮园沟,进行实地调査,正式开始了我的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研究的生涯。

当时,在朱显谟教授领导下,我所设立了土壤侵蚀组,并下设理化分析小组,共有十几位工作人员。从1955年至1957年,我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马溶之任队长,林镕任副队长,朱显谟、刘东生、罗来兴分别任土壤组、地质组、地貌组等专业的组长。参加人员除科学院有关单位外,还有多个高等院校和有关省、地、县单位的人员。     

1958年末,朱显谟先生因另有重任调离土壤所,任水土保持所副所长。土壤侵蚀组其他人员也因全国笫一次土壤普查需要,参加了土壤普查。因此,朱显谟先生一调走,土壤侵蚀组在我所也就消失了!

第二次“缘” 1958年春随着黄自立、雷文进、高以信等人赴黄土高原考察,在西安集中时,突然接到所里电话,令我立即去北京参加俄语学习。消息传来,使我感到突然。事后听说,我赴苏学习是朱先生的要求。当时从水保所也派了两个人赴苏学习,分别学习研究土壤侵蚀机理,以室內工作为主,另一位从事水文和人工降雨专业,要我学习土壤侵蚀分类和调查方法等。目的是希望学成回国后,为发展水保所的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事业,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作贡献。

我是在1958年结婚后赴苏学习的,爱人还在上海工作,今后的工作单位成为关注的焦点,未落地的孔雀似有东南飞的思想。在苏联三年半的学习,很快面临结束。1962年五月,马先生从东德开会后,途经莫斯科,他从大使馆打电话给我,见面时向他汇报了我的学习情况后,问起土壤所没有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专业,原来人马都改行了,我所是否还需要这个专业,他立即说需要啊!南方许多省都向我所要人帮忙搞土壤侵侵蚀调查和水土保持研究,当时我犹如吃了定心丸,觉得回土壤所还是有希望的。

19628月在苏联完成学业后回到北京,根据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要求,当年毕业的留苏生,都必须将论文翻译成中文。许多人都在埋头翻译论文,我的论文却迟迟未寄到,被告知还要等半个月到20天才能寄达。可能因为我论文中的试验小区,在莫斯科郊区,毗邻苏联领导人的別墅区,为了审核论文有无泄密问题,才将论文暂时留下来。为了不在北京空等,我向校方提出能否先回单位,等论文寄到后再翻译,得到同意后,次日到科学院报到时,负责干部问我:你是哪个单位派出去的?我回答是土壤研究所。她随即给我开了来土壤所的介绍信。第二天我打理行装乘火车回南京。这是我第二次有回到了土壤所的殿堂。

悠悠岁月把我带进了退休年龄,我于1992年退休,退休前的1991118,地理室开了一次茶话会,大家谈工作,谈感想。当时自己还想在有生之年发挥余热,在会上念了一首打油诗,谈自己的感受。

三十七年一挥间,走遍祖国山和川。

志在大地披绿装,千辛万苦只等闲。

老牛已明夕阳短,不用扬鞭奋蹄赶。

有生之年献余热,报效国家人开颜。

工作体验和期望

作为土壤侵蚀研究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50年来,跨越了祖国广袤的土地,也踏遍了许多沟壑纵横和穷山恶水的侵蚀劣地,深深体会到水土流失对我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不仅导致土壤质量劣化,土地沙化,石质化,沙漠化和洪涝灾害,甚至促成生态系统恶化和环境退化。据水利部2002年全国水土流失公告,全国水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就水蚀地区而言,中度,强度,极强度和剧烈侵蚀面积共达82万平方公里。按侵蚀量计算,上述侵蚀类型区的侵蚀量分别为土壤形成速率的6.6倍、11.5倍、20.3倍和26.5倍。由此可见,水土流失是导致我国流失区土地肥力递减的重要原因。

在历史上,水土流失(指加速侵蚀)对人类的危害远比现代工业污染早几百年甚至千余年。在我国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滥垦,滥伐,滥牧,历代屡见不鲜,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罕见的水土流失历史久、面积广、程度烈、危害深的国家。

    长期以来,水土流失在我国累积的生态赤字巨大,环境严重恶化,给我国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我曾在《大地是一部厚重的无字书》一文中提到:只有懂得大地文字大地语言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充分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真正含义,才能真正认识到正确利用土地保持水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不忘过去,把握现在,警戒未来,才能真正保护好全人类的土壤资源和美好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