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文章 >> 详细内容
从科研园区变化看土壤所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5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周年庆 浏览:960次

从科研园区变化看土壤所发展

 

张绍林

 

忆往昔,光阴荏苒。迎来土壤所建所60周年,这是喜庆的日子,我们土壤所人感到无比高兴和自豪。土壤所60年的发展,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和全所职工的努力拼博和无私奉献。我到土壤所也有37年,已经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步入了老年,也见证了土壤所改革和知识创新发展的历程。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成立于1953年,其前身为1930年创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九华山科研园区是解放前中央研究院的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所在地。2000年,我所虽然进行过一些较大规模的建设,但缺少整体规划,功能紊乱;园区内道路陈旧;绿化缺乏景观特色;各种管线在空中交叉分布。尤其是工作园区和生活区不分,不能满足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与现代化科研园区和创新文化建设不相适应。

我所知识创新总目标是针对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土壤学的发展需要,开展基础和应用基础性研究工作,为我国食物安全、土壤生产力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实用关健性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科学前沿的竞争,在土壤资源、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土壤生态四大领域做出原创性的工作,丰富和发展现代土壤学基础理论,使我所成为土壤科学研究创新基地及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进入我院30个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的行列。为此,所领导班子从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高度出发,根据九华山科研园区总体规划要求,以园区建设服从服务于科研布局、组织结构调整和科研发展规划,一切从研究所发展考虑,坚持改造为主,新建为辅的原则,拆除、保留、改造、新建相结合,明确提出了建筑布局合理、新建建筑物与改造建筑物相协调,建筑物立面色彩和谐统一,建筑物功能分区明确的园区建设整体思路。

在园区规划的基础上,从2001年开始,我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工程项目陆续全面展开。由香港查氏集团捐赠500万港币,中科院、江苏省分别匹配500万、230万人民币以及我所自有资金建设的惠联大楼于2002年底竣工投入使用,该大楼总建筑面积7104㎡,主要具备了三项功能,一是重点实验室的工作用房,二是土壤标本馆,三是集交流和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学术交流中心。由中科院和我所共同投入资金的实验大楼和综合楼改造项目,改造总建筑面积达12000㎡,并于200310月竣工投入使用。南京九华山科研园区供配电设施改造、排水系统、道路、围墙等基础设施改造和温室改扩建也于2003年和2005年完成并投入使用。2008年后,我所对温室一层、二层分别改造为实验室、土壤与环境监测及病原治理研究平台及人工植物气候室,这为申报土壤环境和污染修复院重点实验室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我所对学术交流中心住宿用房改造为工作用房,大大改善了科研人员工作环境。在实验大搂改扩建和综合楼改造过程中,在时间紧任务重情况下,我所合理安排好5次大规模艰巨的搬迁工作,既保证了工程施工又保证了科研,做到了两不误,科研工作未受到大的影响,全所同志以大局为重,以实际行动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共同克服因改造而带来的暂时困难。为了缓解人数迅猛增长的研究生住宿压力,我所还于2003年起与南京分院系统五个单位共建南京分院地区研究生公寓,该公寓于20088月竣工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25946㎡,其中土壤所拥有7200㎡建筑面积,51套房间,研究生入住接近260人左右,每间房内配备了卫生间、空调、电视、电话、宽带网以及配套家具,从而为我所研究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从此,一个设施先进、信息畅通、环境优美、运转高效、服务便捷、形象鲜明的科学园区,正在为我所实现创新跨越、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加快国际化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撑条件。为了全面改善已显落后的中小型仪器设备面貌,适度添置部分急需的大型仪器设备迫在眉睫。从2001年起,我所利用25%的试点经常性经费和自筹经费设立知识创新工程仪器设备更新基金。经过多年的运作,我所各类分析仪器设备得到了大规模的更新,开展研究工作所必须的手段和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结合实验大楼的改造工程,我所还将原大礼堂改造成了一座拥有现代化藏书设备的图书馆。此外,我所还建设了一套直接供应纯净水到各栋大楼相关实验室的净化与供水装置,不仅保证了实验用水的质量,而且大大方便了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可以说,在进入二期、三期创新后的时间里,我所的技术支撑条件水平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科研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保障。

忆过去深感欣慰,谈现在更是喜笑颜开。当前,特别是近10年来,随着国家大好形势的发展,土壤所在新一代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无论在争取973863、重大基金、院重点等多项重大项目上,在科研成果与人才培养上,在国内外交往与地位上,在为科学目标与国家需求的贡献上,以及在土壤所的科研条件与环境的建设与改善上,都是一片繁花似锦、欣欣向荣的气象。

由于有了土壤所今天的繁荣,我们土壤所人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我们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才能落到实处。我们也很理解所领导和在岗同志们身上的压力有多大,要靠他们不断拼博,再创辉煌,他们真是任重而道远呀!

未来土壤所的事业,将与国家的事业一样,无疑是充满信心与希望的,前景是无限的。但应该看到我们土壤所在新的机遇与竞争形势下,必须付出更大努力,才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我们祝愿土壤所明天更美好,实现土壤所持续发展、土壤事业振兴的梦!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