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文章 >> 详细内容
从工作实践中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发布时间:2013/11/5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周年庆 浏览:1475次

从工作实践中培养优秀科技人才

 

胡纪常

 

土壤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的成长又推动了土壤科学的发展。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所已逐步发展成为在土壤科学领域研究实力雄厚、分支学科齐全并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的国家级研究中心和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土壤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从老一辈科学家开始,都十分注重从工作实践中来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众所周知,一个合格的土壤科学研究工作者必须通过二关,首先是野外考察关,即掌握野外工作的方法及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其次是实验技术操作关,即熟练掌握实验室整套土壤分析测试技术。

60年来,通过接力式的方法,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早在50年代初,由李庆逵先生亲自带领数十名年轻人,赴华南开展以橡胶等热带作物宜林地及红壤综合利用为主的土壤调查;由马溶之先生亲自带领数十人开展黄河、长江流域大规模的土壤调查;由朱显谟先生带领开展西北黄土地区的土壤调查;由宋达泉、曾昭顺先生带领开展东北地区的土壤调查;50年代中期,由熊毅、席承藩先生亲自率领600余人(其中包括提前从多所大学录用的100名大学毕业生),在华北平原、银川平原、内蒙河套平原28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开展历时三年的土壤调查。

通过这些大型调查任务以及以后长期的工作实践,不仅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为我所及其他科研或基层单位培养和选拔了一大批年轻优秀人才,为土壤科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有不少人很快就成为某一分支学科的创始人或学科带头人,是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和知名度的土壤科学家。有院士、博导、突出贡献专家和院、省劳模,有的还在国际学术团体中担任领导职务。

优秀人才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产出。继《中国土壤》之后《中国红壤》、《中国氮素》、《中国磷矿的农业利用》、《中国水稻土》、《中国土壤资源》、《中国盐渍土》等一系列重要专著的相继出版,充分凝聚了这一代土壤学家的心血和体现了他们科研工作的成就。

70年代末起,在这一代土壤科学家的带领下,承担了诸如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长江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红壤改良和综合利用、太湖高产水稻土的培育等重大科研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封丘、红壤、常熟、秭归等农业生态实验站,一大批60年代参加工作的中年和部分年轻同志能得到成长的机会,他们长期深入第一线,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试验研究和室内分析测试,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不仅很好地完成了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获得院、国家较高等级的奖,还锻炼和培养了又一代土壤科学工作者,到90年代初,又有新的一代(也可谓之土壤科学的第三代)成长为各个分支学科的负责人。

50年代末,招收了一大批高、初中及中专毕业生,面对他们基础差,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一方面给其补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将他们分配到各野外点、队或各个实验室,在老同志的指导下,在实践中进行锻炼。经多次筛选,留下的70多人,曾是我所实验技术中的骨干力量,他们曾为土壤测试手段的改进和测试方法的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受文革的影响,科研队伍一度出现断层,1978年恢复了研究生招生制度,80年代就有一批硕士、博士毕业研究生,有国内培养的,有国外学成归来的,有从国内外招聘吸引来的,他们具有高深的理论基础,在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经过多年实践工作的锻炼,加上当时国家采取的一些特殊政策,他们成长很快。当今他们很多已是各分支学科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的主体,承担着诸如863973等重大科研任务,土壤科学后继有人。

历史经验证明,要培养和造就一批年轻优秀的综合性人才,必须到工作实践中去摸爬滚打,积累工作经验,丰富感性知识,提高亲自动手的能力,以老一辈科学家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榜样,与时俱进,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