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纪念文章 >> 详细内容
60周年所庆喜日 年逾耄耋老人抒怀
发布时间:2013/11/5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60周年庆 浏览:1581次

60周年所庆喜日  年逾耄耋老人抒怀

谢建昌

 光阴荏苒,土壤所已到花甲之年了。我目睹了这60年来土壤所的创建、发展和土壤科学事业的繁荣,而我本人也由一个23岁的小伙子,成了八十有四的老头子了。回首往事,感慨万千。

一、与土壤结缘,情系大地

1952年盛暑刚过,我们19个刚从大学毕业的青年,从祖国各地到北京原地质部报到,最初还以为我们要改行搞地质勘探了。国庆前夕,原地质部副部长何长工(当年井冈山红军会师大会的主持人)接见了我们,并发给我们每人一套中山装,以便盛装参加国庆游行。十月一日早晨,我们见到了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我们挥手,无不激动万分。国庆后不久,我们19人就坐火车来到了南京。由原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老前辈于天仁同志安排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自此开始了我们的土壤人生之旅。之后,同志们就去了不同地区进行土壤考察,跋山涉水,足迹遍及祖国大地。通过摸土、识土,我们爱上了土壤;通过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熟悉了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土壤太重要了,没有土壤,就没有生物圈,就没有粮食,就谈不上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了。

随着岁月的变迁,因过世或调离,从北京同来的19人,现在土壤所名册上只有7人了。我们这几个人一直在土壤所这个大家庭里生活,安享晚年。

二、向老一辈学习,继承优良传统

老一辈是创建土壤所的基石,他们的爱国、奉献和开拓精神更是成就土壤科学事业发展的基石。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老前辈们的教诲和栽培下成长的。我亲身经历、深受教育和激励一生的一些往事,犹历历在目。

我记得每次从野外回所后向马溶之先生汇报工作时,他会经常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苗头他是在鼓励我们创新。熊毅先生则经常说,学习要全面,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因为工作关系,我向李庆逵先生和于天仁先生请示较多。李老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关心国家需求。60年代初,南方地区的作物已出现缺钾症状,而当时尚无钾肥供应。我参加了他领导的窑灰钾肥推广工作,自此我就与钾结下了不解之缘。李老常到化验室看我们的室内基本功,还很关心我们的外语水平,不时考考我们。我进所后的十年期间,有幸在于老领导下工作。他那老共产党员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一直在激励和感染着我。周一到周六的晚上和周日,他都在办公室看书或在实验室工作,出差在火车上也手不释卷。他渊博的知识、高深的造诣以及中英文均下笔如流的水平,是他一生勤奋的结果。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和我们在江西驻点时,最初睡的是稻草地铺。布置小区试验时,他下田亲自用手掰开结块的猪粪并均匀分撒到各个小区。他这种吃苦耐劳和治学严谨的精神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值此建所60周年之际,我们一起深切缅怀已故的老一辈土壤科学家们。

三、虚心学习,踏实工作

在我进所才一年多的时候,领导就派我去北京筹备于1954年召开的中国土壤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土壤肥料大会。我当时深感阅历轻、经验少、担子重,有些胆怯。幸好会前在原北农大举办的涅干诺夫研习班上,我认识了来自全国的很多老前辈,通过向他们请教,对我的大会筹备工作帮助很大。1956年在南京召开中国土壤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土壤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领导又安排我负责秘书组工作。其中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至今难忘。开幕前夕,出席大会的省领导未定,在集体合影前不久,省里来电话问管副省长来了没有,我派人去看了后,回复说没有来(实际人已到,派去的人未见到而已),于是不久惠省长也来到了会上。两位省长的与会,我们当然很高兴,但这件事暴露了我们工作的不细致。还有一件事,大会前给某领导送去的是列席证,他不高兴,后经熊老亲自登门邀请该领导才到会。通过这两件事,我认真吸取了教训,下定决心今后工作要更加细致踏实。自1954年以后的41年期间,我相继为学会做了一些具体工作,深受锻炼,对我一生影响很大。在日本召开的第14届国际土壤学会,受大会委托,由我负责筹备会后为期7天在华的4条路线的土壤考察。由于我们的精心组织、踏实工作、各地密切配合,使各国代表均满意而归。自1984年起还陆续组织了11次国际钾素讨论会,也收到了预期的满意效果,得到广泛好评。

四、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在李老、熊老等的领导下,我们先后编撰了《农业大百科(土壤卷)》、《中国土壤》、《中国水稻土》和《中国红壤》等专著。我深深体会到,这些高水平专著的完成,除了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术指导思想外,还需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

近年,根据科学出版社的要求,所里决定组织编写《土壤学大辞典》,该工作于20104月启动,至2012年底已经完成。科学出版社的编辑认真审定后认为本书是一部科学水平极高、极具出版意义的优秀作品。在两位主编的领导和各分支学科主编的具体组织下,动员了110余人参加编写,50余人(含所外40人)参加审稿。编写过程中,中青年同志积极担承,老同志们也不辞辛劳,以认真、严谨的态度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可以说,这本词典是170多位土壤科学工作者集体智慧的结晶。

编写过程中,为了吸取前人的经验,我们参阅了国内外出版的多本词典。参阅过程中我们发现《美国土壤学词典》将不同作者提供的词条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序,难免有遗漏或冗余,因而我们的辞典里严格采用按学科分支内容选词条、排次序。另外我们还发现国内某些大词典的释文有不当之处,甚至错误,所以我们规定至少由两位同行审稿,以尽量减少错误。

领导要我具体负责编写这本辞典,我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更多想的是,应发挥余热、做点贡献。因而我没有把自己看成年逾八十的老人,多次一人坐高铁往返北京,去科学出版社商榷具体事务或送交修改稿原件,并多向中青年人学习,体谅他们百忙的处境。

该辞典现已如期出版,谨以此向60周年所庆献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深信土壤所的精英们今后会有更多精品问世。

五、展望未来,任重道远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奋斗历程,六十年辉煌成就,让我这个老兵甚感欣慰。但六十年的时光,只是历史长河中的瞬息,前面的路程更长远,今后的任务更艰巨。当前我们就面临着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的严峻挑战,但这也给土壤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今天的土壤科学工作者肩负着更多的历史任务。在新形势面前,更应紧密团结、振奋精神、辛勤工作、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土壤科学事业的发展壮大作出更大的贡献!